我的家鄉東湖,地處江漢平原,位於岑河古鎮東9公里處。我是喝著甜美的東湖水長大的。
說到東湖人們會自然地聯想到湖光山色的武漢東湖,然而,我的家鄉東湖雖沒有山,卻是秀麗的湖鄉景色,一派田園風光,與武漢東湖相比也別具特色。古代那里湖泊眾多,為“水鄉澤國”。
家鄉東湖的原名叫“黎湖”(因湖名而得),1958年政府把坐
意大利旅行團落在黎湖東面的自然村命名為東湖,其美名沿用於今。
東湖,家鄉的這個美名美得名副其實!那里土地肥沃,水產豐富,湖鄉水景,田園風光,旖旎動人。
還曾記得兒時的我對家鄉留有的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當春風吹綠湖岸柳絛的時候,湖邊的蘆芽拱出蒿排,冒出水面,尖尖的,白白的,肥嫩肥嫩,摘一支放在嘴裡,脆生生,甜津津,其樂無窮。有時扯上一抱
量膚訂製拿回家裡,還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名曰“茭菜”。
夏日里的風景更是迷人。滿湖滿湖的荷葉一碧萬頃,藕花點點,婷婷其間,大有蘇軾筆下“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緻,煞是好看。捕魚的,摘菱的,採蓮的小船穿梭往來。採蓮的少年女子們,蕩舟其間,她們時而嬉戲,時而放歌,驚起鷗鷺一串串。卻也別有一番情致。
田野裡滿是稻秧,一大片,一大片,碧綠碧綠,彷彿是一塊塊碩
康泰大的綠氈子。男男女女,褲管高卷,置身其間,施肥清行,扯草除雜,時起時伏,簡直就是一幀幀養眼的風景畫!勞動間也有片刻休息,吸吸煙,議議收成,說說笑話。一次小憩,一老農發現鱔魚在水邊洞裡揺樁,隨口說出一上聯“鱔魚洞裡鱔魚動”,另一男子也隨口接應道“茅草叢中茅草重”,樂得歇息的人們陣陣大笑。
每當夕陽西下,霞染碧翠。勞作的人們總是伴著牧童的悠揚笛聲,三三兩兩行進於回家的鄉間小路。
十月的東湖遍地爍金。秋風鋪金,沃土獻金,沉甸甸的稻穀金閃閃,一望無際。微風一吹,金波蕩漾,猶如金色的海洋。雖然色彩單調了一點,但人們卻喜上眉梢,這是收穫希望的季節!蓮子搖鈴,蓮藕成玉,水歡魚躍,稻穀滿倉。即使到了冬天那裡也教你樂趣無窮。
家鄉東湖的美景實在教人流連忘返,教人難以忘懷!那裡不但景美,人也是美麗的。
解放前由於社會的黑暗,東湖家鄉,荒草叢生,水患無窮。一遇災年,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不堪忍受反對派的黑暗統治,農耕出生的段振經16歲參加黎湖鄉少共團組織,任少共團大隊長。 18歲加入共產黨,領導家鄉人民鬧革命。後段振經成為了中共岑河區委書記,其妻李玉儿也成為了共產黨的地下交通員。在那風雨如磐的年月裡與敵人抗爭,求得民族解放,拯救人民與水火。然,由於叛徒出賣,段振經不幸慘遭敵人殺害,時年31歲。臨刑前,敵人逼他投降,交出共產黨員名單,他置地有聲地說,“肉是你們的,骨頭是我的,要殺要刮由你們”,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和革命氣節!不久,妻子李玉儿也慘遭敵人殺害。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詩句寫照了兩位英烈的崇高品質。烈士精神永存!他們一直鼓舞和激勵著一輩輩的家鄉人民改天換地建設好家鄉的雄心壯志。
這塊孕育烈士的紅色土地,解放後在黨的領導下,家鄉人民興修水利,根除水患,墾荒造田。用勤勞的雙手,使昔日的水窩子,變成了米糧倉;使蒿草叢生,哀鴻遍野的水患之鄉,變成了美麗如畫的田園風光。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兒時的家鄉在改革春風的吹拂下又有了日新月異的發展。水渠縱橫,公路四通八達,主幹道全面硬化。家家用上了自來水,戶戶裝上了電燈電話。自行車、摩托車成了最平常的交通工具,有的已開上了小轎車。昔日的磚瓦房變成了寬敞明亮的小洋樓,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鱗次櫛比,按規劃設計已形成街道。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寬敞的水泥路,熱鬧的夜市,清新的空氣,五顏六色的燈光,與夜空閃爍的星星遙相呼應,你會驚嘆她的美!你也會感到她絲毫不遜色於城市。
家鄉人民敢想敢干,用勤勞智慧的雙手繪製著更加美麗的藍圖。他們在湖中心建起了一座座集餐飲、開會、休閒、娛樂於一體的休閒農莊、遊樂園。最有名的要數企業家肖正仁的“碧湖休閒農莊”了。該農莊佔地面積60畝,雙子樓建築在兩口大魚塘的中央。紅牆藍瓦,富麗堂皇,巍峨壯觀。樓下水歡魚兒騰,四周樹木森森,田園瓜果飄香,池中荷花朵朵。農莊的生意經營得紅紅火火。前不久我應邀去農莊做客。走進農莊,一股清新撲面而來,美景令我眼花繚亂。目睹此景,放眼四周,我心潮起伏,感慨萬千!家鄉的變化太大了,太美了!欣然命筆,潑墨揮毫,草就小詩二首:“六十年前黎湖垸/雜草叢生水連天/黨領人民除水患/滄海終於變桑田”“改革開放三十年/東湖人民有新篇/敢與城市爭比美/桑田建成遊樂園”,以表達對家鄉的讚美,對創業者的敬仰之情。
東湖,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格局在那裡悄然興起,乘著十八大的東風,正朝著城鎮化的目標邁進。
東湖——黎湖之東的家鄉,我愛你!愛你一年四季的美景,愛你勤勞勇敢而又智慧樸質的父老鄉親!愛你這塊深沉而肥沃的土地!
PR